“面對工程機械和制造業數字化,三一集團要么‘翻船’要么‘翻身’,不能實現數字化升級肯定就‘翻船’,轉型升級成功就會‘翻身’?!?018年3月13日,全國人大代表、三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穩根在全國兩會“代表通道”上表示,中國的制造業得益于改革開放,得益于比較優勢,也就是得益于人口紅利,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對于工程機械行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技術進步最快的時期,產品已接近世界水平。
“我國現在是制造大國,但是我們應該盡快建立起技術能力,向制造強國轉變?!绷悍€根說,目前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新技術浪潮兩個重大戰略機遇的交匯點上,“如果我們能夠抓住這一機會,更快更好地完成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轉型,那中國肯定會從制造大國變成制造強國?!?/p>
三一集團的發展是我國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典型代表。黨的十八大以來,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進步最快的幾年,搭乘中國這艘“巨輪”,三一集團成功轉型升級,迎來新的發展春天。
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如今的中國制造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三一的使命是‘品質改變世界’,意思就是我們要用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去改變‘中國制造’品質低劣的世界形象?!绷悍€根經常這樣勉勵三一人。也正是秉承這一份使命,梁穩根帶領三一創業團隊,從湖南漣源白手起家,逐步發展壯大,并將三一打造為如今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機械企業。
如今,三一的混凝土機械成為世界第一,挖掘機械打破國外壟斷成為中國第一,其他產品如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械、港口機械,也成為國內第一品牌,使國有品牌全面替代國外品牌成為現實,進口替代行動也極大提振了民族制造工業的信心。
探尋民族工業強大之路
一個農家孩子,一家國有企業的處長,一個下海創業屢屢失敗的創業者,憑借著堅韌的創業意志,終于成就了今天的三一集團。這就是梁穩根。
1956年,梁穩根出生在湖南省漣源市茅塘鎮一個普通的小山村道童村。出身寒微的梁穩根,父祖輩均是篾匠,他也干過多年篾匠,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稱“篾老四”。梁穩根家當初是道童村最窮的,連住的土屋都不是自己的。
梁穩根人生最大的轉機發生在改革開放前恢復高考時,他考取了長沙市中南礦冶學院(現為中南大學)的金屬材料系。
1983年,梁穩根大學畢業后順利地分配到位于七星街鎮的國營企業洪源機械廠。當時中國社會正處于第二輪改革的發軔期,各種思潮正在涌動。新來的大學生梁穩根很快顯示了他的與眾不同,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伙伴毅然辭去了安安穩穩的工作,懷抱做中國經濟試驗田的理想開始了自己的艱苦創業。
關于最初的下海故事,梁穩根總會提到販羊。1986年元旦,他得到消息,市場上一頭羊可以賺20多元。于是,梁穩根和其他3位伙伴毅然辭去公職,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貴州這些產羊較多的地方,但等買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漲的行情是由于外貿部門取消了一個大合同,過了元旦羊價就跌了。于是,他趕緊收兵,創業嘗試以失敗告終。隨后做酒,也失敗了;再做玻璃纖維,還是失敗。
通過分析,梁穩根決定開發當時市場上一種很缺乏的有色金屬焊料。1986年,梁穩根等4人從親戚朋友那里湊齊6萬元錢,成立了漣源茅塘焊接材料廠。在一個地下室里,他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通過100多次調整配方,幾十次改變工藝,他們的第一個產品——105銅基焊料問世。梁穩根把它寄給遼寧一個工廠,不久,梁穩根便收到了第一批退貨——105銅基焊料的質量不過關。為確保來之不易的創業結出成果,梁穩根回到母校,請恩師翟登科教授來現場指導。1986年9月,他們終于收到了第一筆貨款——8000元。
初次告捷,這時候的他注意到當時國家巨大的基礎建設投入帶來的無限商機,“基礎建設我們雖然不懂,但基建行業的設備我們還是懂的”。梁穩根毅然決定沖入這個向來只有國有企業敢做的行業——重工制造領域。1989年,梁穩根和伙伴們創建的小廠即實現收入突破1000萬元。
1993年對于梁穩根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他不僅將企業更名為“三一集團”,漣源的材料基地改造為“三一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并將總部搬到了省會長沙。隨著市場的擴展,梁穩根又開始研制混凝土輸送泵等工程建筑機械產品,并將行業里的著名專家請到公司任職或擔任顧問。當年,三一基團產值超過億元大關。
鼓勵青年創業
事實證明著他的抉擇,從1993年到2003年,三一基團飛速發展,10年間躍居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前列。在青藏鐵路、南水北調施工現場、京珠高速公路、阿聯酋迪拜塔等國內外大型工程中都可以看見三一產品的身影。
能夠把混凝土送上摩天大樓工地的混凝土泵最早出現在國外,但是混凝土泵輸送高度世界紀錄卻是由三一重工創造并保持的。2002年9月,在香港國際金融大樓施工現場,三一混凝土泵將混凝土送上了406米的施工面,比原來由國外老牌企業創造的308米的世界紀錄提高了將近100米。2003年9月,三峽工程三期工地上,新一代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試打成功,使輸送三級配混凝土成為現實。
如今的三一集團擁有三一重工、三一國際、三一重機、三一汽車、三一重裝、香港新利恒、三一通訊等眾多企業。作為核心企業的三一重工占地面積1500余畝,員工超過6000人,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混凝土輸送設備制造基地與工程機械產業基地。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以高票獲得通過,并由此成為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第一股。然而,三一重工股改曾一度讓梁穩根遭遇巨大壓力。2005年5月9日,當決策部門正式宣布三一重工成為首批4家股權分置試點企業后,梁穩根對這次改革的看法有兩點:一是解決經營動力問題,二是完善資本市場功能。他說,這次改革,相當于當年的農村改革,主要是為解決積極性問題,農村改革是解決農民種田積極性問題,成功了,今天的股權分置改革也是要解決大股東和經營層的積極性,實際上也是解決他們“種田”的積極性。
2005年5月24日,三一重工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提高對價——每10股贈送3.5股并補償8元。梁穩根表示:“國家之責大于企業之利。相對于推動整個資本市場改革的進步而言,企業自身利益的得失微不足道?!边@一方案最終獲得各方的認同,三一重工成功破解中國股市“頭號難題”。梁穩根因此獲得了2005年CCTV經濟年度人物獎。
產業報國
產業報國是銘刻在中國幾代企業家基因里的強大抱負和夢想。上世紀90年代,我國出現大規?;A設施建設的高潮,但工地往往是進口設備一家獨大。事實上,國產品牌并不是沒有,但由于缺技術、缺品牌,中國制造的產品一出場,似乎就被貼上了品質低劣的標簽。
立志“用極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去改變中國產品品質低劣的世界形象”的理念,三一不斷鉆研,終于在多個領域實現了突破。而在經濟轉型成為必須、科技創新成為引擎的當下,三一重工正在重新界定自己,實現由“制造”向“智造”的轉型。
“一個強大的中國不能沒有自己強大的裝備制造業!”面對行業落后的現狀,憋著這口氣,梁穩根放棄了當時已做到上億元產值、幾千萬利潤、細分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特種焊接材料,毅然跨入工程機械行業。
國外的技術嚴密封鎖,中國人只有殺開一條“血路”,瞄準世界一流,掌握關鍵設備的核心技術,才能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不斷追趕世界領先步伐。
三一幾乎是從零開始,踏上了自主創新的艱苦歷程。為攻克拖泵存在問題,有一年多的時間,梁穩根和三一總工程師易小剛天天睡在工棚,全心琢磨拖泵。而憑著這一股韌勁,三一不僅攻克了拖泵問題,而且在行業率先實現泵車臂架自制,并且從66米泵車開始,長期保持著最長泵車臂架的世界紀錄,混凝土泵送技術和研發創新平臺建設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三一就獲得了中國混凝土機械市場50%以上市場份額,并且帶動國產品牌一起獲得了總共90%以上的市場份額。
除此之外,中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7米泵車、全球臂架最長的86米泵車、亞洲第一臺千噸級全路面起重機、全球重量最大的3600噸級履帶起重機等多個中國第一、世界第一,都是在三一人智慧和汗水中不斷被打造出來。
在市場競爭中,面對的都是最頂級的對手,產品品質、服務水平、創新能力才是安身立命之本。每天北京時間上午7時30分,三一所有高管全球連線開早餐會,及時分析市場和客戶,找到新的痛點和需求點,做出快速響應。
挖掘機長期以來是外資品牌的天下。2006年,三一挖掘機賣出500臺,市場占有率僅0.5%。而現在三一重工在國內挖掘機市場的占有率超過20%,是國際巨頭卡特彼勒和小松兩家的總和。
梁穩根說,三一在挖掘機市場由小到大,關鍵“秘訣”是靠研發和創新。三一在產品設計、實驗、系統集成、加工工藝等方面建立了強大體系,挖機產品“勁大、省油、速度快”,能夠很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通過自主創新,三一混凝土泵車三次刷新長臂架泵車世界紀錄,三一高壓力混凝土輸送泵多次創造世界單泵垂直泵送世界新高。同時,還成功研制出世界第一臺全液壓平地機、世界第一臺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世界第一臺無泡瀝青砂漿車、亞洲首臺1000噸級全路面起重機,全球最大3600噸級履帶起重機,中國首臺混合動力挖掘機、全球首款移動成套設備A8砂漿大師等,不斷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世界一流。
在海外市場,三一重工的設備改變了以往很多“中國制造”低價、低質、走量的形象,在美國等高端市場同樣得到了客戶認可。
回顧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正是企業主體對新技術進行探索的過程。三一通過解決各種技術難題,成功實現產品進口替代,帶來了自身長達10年年均60%、行業年均25%以上的增長;又通過攻克核心零部件技術和先進控制技術的難關,大幅提升設備施工效率、降低了產品成本和能耗,為客戶創造了巨大價值,從而始終保持較高的盈利能力,在全球市場競爭中也不斷展現出中國力量。
產業報國的三一重工
憑借一流的產品品質,三一設備廣泛參建全球重點工程,其中包括迪拜塔、北京奧運場館、倫敦奧運場館、巴西世界杯場館、上海中心、香港環球金融中心、天津高銀金融117大廈等重大項目的施工建設。特別是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三一機械化救援隊深入地震災區。當受災群眾紛紛將三一設備當做救星時,三一員工真實地感受到了產業報國的力量。
三一的進口替代行動也極大提振了民族制造工業的信心,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注入了全新活力,并推動整個行業蓬勃發展,如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已成長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行業之一。
擁抱國際化
“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這不僅是梁穩根和所有三一人豪情壯志的體現,也是他們的目標。正是在這樣的目標和宗旨下,三一沒有為自己到底應該干什么而感到困惑。三一創業團隊深刻認識到,要讓中國制造成為中國創造,要讓三一品牌成為世界品牌,必須要走向全球市場,與國際一流公司同臺比拼,到海外去“開疆拓土”。
為走出國門,三一最早曾與美國迪爾公司合作并代理其部分產品,直到2001年三一的第一批產品——液壓平地機出口至摩洛哥。伴隨產品的出口,三一開始在全球各地設立辦事處。
從2006年開始,三一相繼在印度、美國、巴西、德國等國家投建研發和生產基地,累計海外投資超過4.5億美元。從2010年開始,三一實施海外基地事業部+海外大區制,成立了亞太、拉美、中東、南非、北非、俄羅斯等六個國際大區。
2012年,三一海外銷售首次超過100億元,三一汽車起重機已成為中東地區最受歡迎的主流產品。是年,三一還成功收購混凝土機械行業國際知名企業——德國普茨邁斯特公司,成為混凝土機械制造領域無可爭議的全球第一。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三一也不斷收到國外企業的合作意向,但梁穩根始終堅持兩點:合資可以,三一不能喪失自主品牌和企業控制權;合作可以,三一不能喪失進入任何產業的選擇權。
事實上,三一的國際化,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地輸出產品,而是系統地輸出中國的技術、服務、文化和成功發展模式,為“中國制造”在國際上贏得了贊譽和尊嚴。
在2010年的智利礦難救援中,三一履帶起重機成功被當地政府選中,成為唯一進入救援現場的亞洲設備。救援結束后,不僅智利民眾和政府對三一、對中國表示感謝,也贏得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中國從來不缺大企業,但是需要培育一批真正的世界級企業?!爆F在,三一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外國人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成為中國企業和中國人實現“中國夢”的一個經典故事。產業報國的理想在持續推動三一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為國家和民族貢獻一個世界級裝備制造業品牌的同時,也激勵更多中國企業走向世界。
梁穩根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非常有遠見,我們三一集團在這五年的國際化業務發展最好,年均增長25%,三一在德國、美國、印度等全球多個國家有15個工廠,其中在美國工廠占地1200畝、印度和德國的工廠占地600多畝?!?/p>
梁穩根解釋,三一集團等湖南企業能從內陸城市深入全球戰略布局主要有三點優勢。一是領導非常重視,在習近平總書記剛剛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湖南主要領導人就很重視推動企業的“一帶一路”沿線布局。其次是政府支持,湖南省委省政府除了在資金政策上扶持之外,還組織了34個國家的58位大使到湖南的企業走訪,加快了湖南企業“走出去”的速度。另外,湖南在埃塞俄比亞建立了湖南工業園,三一重工借助這個平臺在當地建造了一座風力發電站,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南非時也參觀了該項目展臺。第三點便是產業對口,“一帶一路”建設主要以基礎設施為主,而三一重工的核心業務集中在工程機械、樁工機械、礦山機械等,再加上三一有銀行、保險、大學等產業,這些都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需要非常契合。
“這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我們企業、為湖南甚至是全世界創造了‘天時’,領導人的重視、政府的支持以及沿線國家的配合造就了‘人和’。在這種情況下,不沿海、不沿邊也就不能算作湖南的劣勢,并且我們還能憑借‘魚米之鄉’的地理位置發揮‘地利’優勢?!绷悍€根打趣說道。
為搶抓“一帶一路”機遇,三一成立“一帶一路”建設項目小組。項目組由梁穩根親自掛帥。這個部門相當于公司“一帶一路”項目的最高指揮部,主要負責研究審議與“一帶一路”相關的重大規劃、政策、項目和年度重點工作安排,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2015年,三一將海外細分為10個大區,采取“雙聚戰略”,聚焦重點國家和地區、聚焦重點產品,將市場相對成熟的亞太大區,細分為亞澳大區、印尼大區、東南亞大區;在地域廣闊的非洲地區,新增西非大區,實現重點區域重點經營。
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工程機械企業的‘春天’,我們集團已在相關多個國家和地區布局發展,目前70%至80%的銷售市場就在這條世界跨度最長的經濟走廊上,未來將借助聚焦重點產品、聚焦重點區域的‘雙聚’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持續發力海外市場?!?/p>
梁穩根認為,“一帶一路”對企業來講是重大的戰略機遇?!拔覀儸F在上百億的項目,有好幾個正在啟動。我們的目標是,在2022年,三一集團的海外業務量達到100億美元。我相信三一集團在海外的業務范圍會越來越大,我們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朋友圈會越來越大?!彼f。
目前,三一重工在全球擁有近200家銷售分公司、2000多個服務中心、近萬名技術服務工程師。近年,三一重工相繼在印度、美國、德國、巴西投資建設研發和制造基地。而三一集團出產的高端智能裝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世界各地的大型工程應用領域。
“無論是智利礦難救援、日本福島核泄漏救援,還是‘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各類重大工程項目中,都有中國的工程裝備,都有三一的工程裝備?!绷悍€根說,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背景下,三一集團也有著自己的宏偉目標:通過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化1.0,進一步將三一集團升級成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和“工業云平臺”的世界級企業。
“在全球化時代,經濟是沒有國界的,但企業和企業家卻有自己的國籍。我曾經去過世界很多地方,每到一處,別人首先問的不是你叫什么名字,而是你來自哪個國家。在世界各個地方,在蕓蕓眾生之中,祖國就是我們的名字,就是我們的代號、榮譽和尊嚴?!绷悍€根說。